千年泉源:从古邑到新城的时光脉络

千年泉源:从古邑到新城的时光脉络

千年泉源:从古邑到新城的时光脉络

鲁南郯城境内的泉源镇,承载千年时光,其历史轨迹与村落兴衰、区划更迭交织,勾勒出独特的人文图景。


泉源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,后城村、前城村坐落于春秋古邑遗址,作为鲁国附庸古国遗存,见证了先秦邦国风云。战国时期,卸甲营村因 “孙膑擒庞涓卸甲安营” 得名,社子村传为 “孙膑万箭射庞涓” 之地,初名 “射子”,后讹作 “社子”,典故为这片土地添了传奇色彩。


唐代,泉源头村依泉而生,《民国・临沂县志》载 “马跑泉” 传说 —— 古人行军至此,马踏得泉,士人疏泉灌溉,村庄遂名泉源头。北宋姜桥村因姜姓建村于石桥旁兴起,南宋时秦姓建秦庄(后称集东)、桑姓立桑寨,村落格局初步延展。


元末,北毛村毛姓迁居,后分支南迁成南毛村;明清时期,行政区划渐趋明晰。清时泉源头村属沂州府兰山县艾南乡龙泉社,清末为泉源头区驻地辖 10 保;民国初为兰山县第六区泉源头乡,管 2 镇 27 乡,社会经济逐步发展。


近现代,泉源历经多次区划调整。1940 年建泉源头区革命根据地,1942 年划归郯城县设泉源区;1952 年属郯城县第十区,1958 年撤区并乡为泉源乡、设公社,1962 年复区,1971 年析置归义公社,1975 年组建沙墩公社,顺应时代治理需求。


改革开放后,泉源发展提速。1984 年改乡并设司家乡,2000 年司家乡并入泉源乡,2011 年设马陵山景区管委会,2020 年 7 月撤乡设镇,迈入 “泉源镇” 新阶段。如今,镇辖泉头、五湖等多个社区,北夹埠村明隆庆徐姓族谱碑、西柳沟村明初洪洞迁民记载等,皆为移民文化的鲜活见证。


从春秋古邑到现代城镇,泉源镇在时光中蜕变。每一处遗址、每一次区划调整,都是历史坐标,串联起千年文明。如今的泉源,兼具历史厚重与当代活力,正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新篇。
 
温馨提示: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09-13 21:08:58,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,若有错误或已失效,请在下方 留言或联系 墟里云乡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