邳州市四户镇

可能很多郯城人不知道,在邳州市四户镇也有一个郯国故城。而且古郯县的故城一直存续至20世纪60年代。有好多的老年人见过当时的老城墙。
在秦汉时期:四户镇属于郯县管辖。四户古城遗址可能是汉晋时期的郯县故城,其周长超过 1860 米,城墙保存较为完整,有老北门、老东门、老西门等多个城门。
城墙为夯筑土城,墙顶宽约 10 米,底部宽达 20 余米,具有典型的古代城防特征

 

     四户镇,顾名思义就是由庄、陈、窦、佴四姓大户始居于此,而得名。
明代时,四户有邳州北大门之称,是江南省直隶淮安府邳州偃武二乡四户社驻地;清代,是邳北十八圩区团所在地。
    民国期间,为邳县乡四户镇。1953 年,郯城县西南部 86 村划归邳州,其中找埠村等四户镇的村庄正式脱离郯城。
    此次调整是苏鲁两省行政区划的重要变动,四户镇自此完全隶属于江苏省邳州市,两地分属不同省份。
    1957 年,建四户乡;1958 年,成立四户人民公社;1983 年,恢复四户乡;1987 年,建四户镇

   白马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魏正光年间(公元 520-525 年),原名大佛寺。相民间传说,唐朝薛仁贵东征时,在寺东北的银杏树上拴过白马,因此改名为白马寺。
,每年农历二、七会举办古庙会,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前来拜会。

    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东一里的高地上,有大墩子遗址。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,黄河下游地区的重要文化遗存,2006 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  遗址地势高亢,平面呈漫坡状圆形土墩,高约 4.3 米,直径约 250 米,占地面积达 5 万平方米。曾出土过大量磨制石器,包括穿孔石斧、石凿等。陶器和彩陶的发现,证明了大汶口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。
大墩子古文化遗址表明,早在 6000 多年前,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并创造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。

温馨提示: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08-10 17:22:47,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,若有错误或已失效,请在下方 留言或联系 墟里云乡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